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职教动态 正文

聊城大学: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深化推进城校融合发展

作者:审核:复核:时间:2021-08-18点击数:

转载:山东省教育厅

2021年以来,聊城大学深入推进城校融合,强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主动对接企事业单位42家,开展企业委托研发项目40项,转移转化专利成果6项,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类服务项目5项,承担文旅类协同创新项目15项,组织各类培训项目12项,以实际行动回应区域经济社会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城校融合发展共同体建设。  

推动校地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今年1月份以来,学校领导带队同东昌府区、东阿县、莘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科技局等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接,并赴鲁西集团、东阿阿胶、鑫鹏集团、凤祥集团、中通客车等大型企业调研,在调研交流中紧扣聊城产业发展需求,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集聚、创新技术应用研究、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水准国际合作交流等重点领域,拓展深度合作项目,积极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对接融合。各二级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同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42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对接活动。

优化校地共建平台,落实落地研发项目

学校坚持以校地校企共建研发平台为桥梁纽带,精准对接,优势互补,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携手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台《聊城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上半年开展了“聊城市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增效田间试验”“图像压缩接口板”等校企合作研发项目40余项;加强对共建平台的调度和管理,根据合作协议和共建平台运行情况,将56家共建机构优化整合至42家,并积极推动共建机构申报省级研发平台。截至目前,学校有6项专利成果获得转让或实施许可。

发挥高端智库作用,赋能提升城市“软实力”

学校积极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特色优势,承担2021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58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37项,立项类别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研究”专项、“新时代孔繁森精神研究”专项、“党史学习教育研究”专项、“历史文化研究”专项等;获得聊城市第二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56项。承担课题数量和获奖数量占聊城市课题立项总数和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021年以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太平洋岛国研究院中心、中国乡村研究院和校地共建的聊城发展研究院、聊城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高端智库,承担了15项文旅领域校地合作提升项目,围绕聊城运河文化、聊城名人名家、聊城非遗项目、聊城红色文化、聊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等领域,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

学校设立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研究专项,资助经费100余万元,用于冀鲁豫红色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填补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空白,推动聊城革命老区建设与发展。

聚焦产业结构升级,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加大农业技术研究,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学校对接“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中的“乡村振兴工程”,在继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工程项目和4个省级农业园区项目的基础上,聚焦“聊城市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技术服务”“现代养殖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技术研究”“噬菌体研发”“聊城畜牧业粪便利用”“动物医院建设”等领域开展了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服务聊城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共建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力求在重大技术应用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立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其中,由聊城大学、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安格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共建的聊城赤泥综合利用联合创新中心,核心技术“岩棉及其利用高碱赤泥生产岩棉的方法”经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认定为世界首创,以此技术为依托的相关项目“年产6亿块赤泥基改性玄武岩专用砖”已获得聊城行政审批局批准,并在信发集团北赤泥坝东南侧开始建厂,项目达产后年可消化赤泥120万吨以上。除此之外,中心在赤泥制备烧结砖、路基材料等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正在进行工业化试生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等工作。

此外,学校还大力举办社会培训,提升全民素质。2021年上半年,共举办“莘县县委组织部组工干部综合素质培训项目”“聊城市税务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东阿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12项社会培训项目。“中国尺八讲演堂”在2020年荣获山东省“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基础上,继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服务百姓终身学习,在高唐县清平镇建设了研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