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光明日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日前,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受邀参加挂牌上市敲钟仪式。这是青岛科技大学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推出的第8家上市公司。
据统计,青科大目前已成功孵化8家上市公司和3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为山东省创造了超过1100亿元产值,缔造了以材料学科为核心的橡胶产业“王国”,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一所普通的省属本科院校,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创新能量?创新之花如何在地方高校结出“橡胶王国”之果?记者来到青科大一探究竟。
坚持“放水养鱼”
20世纪90年代末,青科大(原青岛化工学院)四方校区附近的郑州路上,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几十家小公司,这些小公司的经营者,绝大多数是青科大的老师。
“1988年,我负责学校的实验室,为了把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转化为产品,成立了科技开发公司,前后转让了100多个项目,但成功率极低。”袁仲雪既是青科大教授,也是软控股份创始人、赛轮集团董事长。
1999年,为了解决学校科研成果转不了、转不好,科研人员不愿转、不敢转等突出问题,青科大党委作出决定:面向市场经济,用民营的体制自己干。
鼓励校办企业改制、教师创办公司,让从事技术兼职的老师既能拿学校工资,又能享受公司待遇——“放水养鱼”,点燃了广大师生的创业热情,也为青科大日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
最先取得突破的,就是袁仲雪。2000年,在原校办企业基础上,袁仲雪和一帮老师自筹资金成立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核心项目是由青科大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密炼机上辅机项目孵化而来。2006年,青岛软控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青科大原始占股8%),这是青岛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也是山东省第一家由省属高校校办企业成长起来的上市公司。如今,已是全球轮胎装备制造业中产品链最完整的公司。
此后,青科大先后成立10余家学科性公司,陆续推动或支撑软控股份、赛轮集团、海泰科等8家公司实现上市;先后孵化300余家科技型企业,其中包括158家橡胶轮胎产业链相关企业。
“放水养鱼”,使青科大以全产业链塑造的形式打破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不同轨道上的固态运行,通过讲好科学链故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填补了源头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似近实远的距离,绘就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产业链”的青科大谱系。
做好顶层设计
“做好顶层设计是实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青科大科技处处长李再峰说,“是否有利于团队建设、是否有利于行业进步、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是青科大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工作的准则。”
前不久,陈克正带队去青科大校友企业新华制药考察,交流之余,陈克正还不忘推介青科大教授朱兆友的一个项目,促成双方签下千万级的科研成果转换大单。
从“不找校长找市场”到“校长带着打市场”,陈克正告诉记者,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领导有了新的角色定位:要组团带队,为老师们创新创业背书,为校企合作、协同攻关牵线搭桥。
在政策保障上,青科大先后出台18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和制度,给科研人员松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激励教师聚焦社会需求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在2021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中,青科大以366件专利转让数位居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学校先后与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了包括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6个地方研究院等,打造了“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高度融合的橡胶工业生态圈。
培养“好用”学生
“好用!这是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最普遍的评价。”陈克正说,青科大一直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集教学、导师、平台、网络、文化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技能,青科大构建了1+X课程体系,让创新创业学习成为规定动作。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褚庆柱的《创业思维训练》课是青科大的网红课,虽然课程都安排在周末,但是教室座无虚席。
“学科创业”是青科大双创工作的亮点。学校支持学生借助教师的科研成果或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学科创业,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学科性公司进行实践。
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青科大设立100万元创客基金,用于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各级各类实验教学平台;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还建立递进式创新创业平台。
“学校连接着工厂,课堂连接着社会,校园旁聚集着学科性公司和孵化基地,老师教书、科研、创业,学生创新、实践、成长。”青科大党委书记马连湘说,这是他理想中新工科大学该有的模样。截至目前,青科大学生注册并实现良性运营的学科性公司已达120余个,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