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东省教育厅
东营职业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聚焦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考核过程三个维度同步推进,实施教学团队结构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堂教学高效化、考核评价过程化四项举措,“备讲学训考”五环节融合,探索出“三维推进、四措并举、五环融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系统构建化工和安全深度交融的教学体系,形成高素质化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和实施路径。
一、结构优化,教学团队分工协作。
组建顶层核心、培育骨干成员、优化梯队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结构化、“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成立3个教学部和1个实训中心,设置12个课程组、选聘16名课程负责人。教师团队区分定位、协同发展,重塑教学流程、调控教学行为,分工协作完成模块化教学。按照基本条件扎实、资格条件完备、团队考核认定的路径,打造具备专业群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认证机制。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团队获评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职业教育创新教学团队和全国化工行业优秀团队,省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一等奖2个、教学能力大赛获奖6个,成员获评齐鲁最美教师、省技术技能大师等等荣誉和称号累计100余项。
二、模块整合,课程体系解构重组。
顶层设计、课程解构、序化调整,重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持续完善专业标准和教学规范,统筹规划基础模块、结构化设置岗位模块、系统化构建拓展模块、针对性开发实践模块,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编制教学(学习)任务清单,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体系融入思政元素、安全要素和行为规范,教学化改造企业生产项目,序化和调整知识点与技能点,课程解构、模块整合形成70门模块课程、285个模块化教学项目,建成基础技能等6大功能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55个实训模块。基于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课程建设、教材选编与资源开发新范式,推动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2门在线课程、33部模块化系列教材及配套资源统筹建设,入选国家在线课程2门、国规教材5部,获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课程)7门。
三、课堂革命,教学流程提质增效。
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强化,调控师生教学行为规范,创新“三阶六步”课堂教学流程,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教学模块,推进结构化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明确过程考核内容与方法,完善课堂教学评价运行机制,推动所有参与者进行教学反思与持续改进。优化教学组织、重塑教学流程、开发管理平台,实施“课前任务下达、教师讲授演示、学生训练感悟、过程考核反馈、小结复盘整理、课后巩固提升”六步改革课堂形态,推进学习效果的实时监测与反馈提升,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学生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300余项,14人就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毕业生进入中国500强企业。
四、过程监控,考核评价多元开放。
明晰标准、量化指标、综合运用,搭建开放多元的评价系统。合理量化指标、细化考核准则、分层达标检测,统筹设计92个考核点的学业过程评价标准和75个考核点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形成化工职教特色的学生成人成才和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创新评价运行机制,开发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化管理、过程化监测、动态化诊断,推进学习内容与考核内容一体、学习过程与考核过程同步、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入选全国典型案例1个,省级教改课题立项4项。
模块化教学改革系列研究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推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1项,助推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资源库、2个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建设项目,应用于省级3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8个专业类职教高考题库开发,指导13门省精品课、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和化工园区培训资源建设,惠及学生和社会人员20余万人,在90余所院校推广应用。团队中3人获聘全国行指委委员,30人次获省级荣誉。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0余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电视台、大众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对改革成效进行了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