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教育报》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社会对高职英语课堂提出了更高要求。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依托校级教学名师工作室和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在高职英语课堂引入对分教学理念,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师生共同体构建实践,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对分课堂理论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教师精讲、学生内化、师生讨论三个环节,简称“PAD课堂”。其核心在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知识内化,促进师生间的平等互动与合作。该理论倡导以当堂对分、隔堂对分和混合对分等形式开展教学,将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一半时间用于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则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和内化吸收。这种模式为师生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相对单一的知识传递关系,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与合作。在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英语课堂上,对分理论实践和师生共同体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建立共同愿景
学院的高职英语教师开学第一课,便会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会领学《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解读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师生共同设置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学生应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如词汇、语法、听说读写译看等,还涵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养。通过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师生们形成了一致的努力方向,凝聚了强烈的共同愿景,为师生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本学期的职业英语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了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职场谈判的目标,这一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教学流程:留白式精讲,思辨式内化,合作式研讨
学院依据对分教学理念,在精讲环节,教师有选择地开展讲授并控制讲授时间。课上只讲授内容,学生们可能无法全部吸收,可以对学生稍加思考就能掌握的内容进行留白处理。精讲过程中设置了互动,以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例如,在讲解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点时,只讲解部分要点,再列举了具体场景或案例激发学生表达欲,如“如果得到了100万元的创业基金,我会做什么项目”。
内化吸收环节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讨论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依托对分教学理念设置了“亮考帮”作业,搭建语言思维的脚手架。第一部分亮闪闪,学生自主总结所学新知识;第二部分考考你,切换考官思维,反思重难点,拟定问题;第三部分帮帮我,归纳学习困难,准备与学伴探讨。此外,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话题供学生思考。如在学习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英语博客后,教师提出了“如何在回帖中推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话题,让学生独立准备1分钟发言。
在充分独立内化后,师生共同开展讨论环节。遵照共同体平等、民主原则,每名学生以“亮考帮”为蓝本,在同样的发言时间内分享收获和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与学伴用英语汇报独学成果,并交换评价意见。教师以倾听者、帮助者和问题记录者的身份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对讨论环节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实施对分教学,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共同体开展讨论和评价等。每个共同体都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以确保共同体内成员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教与学体验: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双体验同步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对分教学理念在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师生共同体构建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目标制定的民主性、“亮考帮”等任务的开放性、讨论的平等性等,学生在共同体中体验了自由、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英语核心素养也有了明显提升,解决了大班授课学生参与度低、学习任务难落实等问题。学生在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等英语竞赛中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也在师生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教师们通过与学生的深度互动和合作,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获江西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等荣誉。此外,教师们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学成果。
通过聚焦核心素养、建立共同愿景、留白式精讲、思辨式内化、合作式研讨等路径,学院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师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教学生态,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体验,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把对分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促进教育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张晨教学名师工作室和202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对分+翻转’理念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XJG-22-84-6]阶段性成果)
(张晨 陈雅妮 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