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职教动态 正文

淄博职院:“四个融合”,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作者:审核:复核:时间:2023-11-24点击数:

转载:山东省教育厅

近年来,淄博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针,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职业教育元素、匠心文化资源,加强教育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通过强化“四个融合”,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长入专业、渗入课程、植入教材、进入课堂。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紧密融合

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和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重创新”“求变革”“精益求精”等要义,将其融入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一是构建学校“1+5”治理模式。吸纳管子“以民为本”等治国理政思想,纳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廉洁文化内容,承袭“立德立功立言”等政绩观追求,构建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本制度,专家指导委员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共同治理的“1+5”治理模式,推进科学治理、民主治理、依法治理。二是打造学校“精细化”质量文化体系。汲取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确立了“内涵发展 工匠精神 持续提升 争创一流”的质量方针、“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质量目标,并形成了“质量第一,从我做起”等系列质量口号,将内涵、特色、高质量内化为师生的行动自觉。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宣讲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紧密融合

学校组建优秀传统文化宣讲队,考证阐释典籍中关于描述和称颂“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的篇章,将中国古代科技巨著《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等传统职业思想与“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激荡辩驳,融汇于“齐地匠心”学校特色文化锤炼之中。一是凝练“齐地匠心”文化理念。学生追求精思善为、精工细作,以德为本、德技并修;教师崇尚精心施教、精致育人,以德立教、德技双馨;行政教辅人员注重精细管理、精诚服务,敬业为旨、专注为要。对应学校工、商、医三大专业类别,分别树立“工者崇精”“商者重信”“医者仁心”的专业育人理念与价值追求。“齐地匠心”文化育人理念在润物无声中锻造出一大批具有工匠气质的“职业人”。二是打造“齐地匠心”特色品牌。组织主题宣讲、情景剧展演等活动,雅俗共赏,动静结合,以更加鲜活形象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浸润青年学生的心田,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学校专业课程开发紧密融合

学校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其中蕴含的国工、巧工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中蕴藉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耦合融通,与各专业课程建设深度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一是开发知行合一通识课程。开设《齐文化今读》公共必修课,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齐文化礼义廉耻“四维”教育纳入入学教育课程。探索实施“要义解读”和“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以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解读为主线,传承和创新匠心文化;实践教学依托自建齐文化体验馆等,通过陶琉制作、历史人物绘制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二是建设博专相济选修课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服务品质等,对接学校工、商、医等专业类别,分别开发《淄博工业文化》《齐地工商文化》《齐地中医药文化》《齐地旅游文化》等17门公共选修课,打造文化“课程超市”,勾连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与育人指向,实现学生素养博雅与专业精深同向同行。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学生学习实践生活紧密融合

学校自觉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责,着力培育致力传统文化传播的大学生社团。坚持文化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校外实践与校内活动融为一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学习实践生活,使学生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一是汇聚校内文化实践要素。发挥学生实践主体作用,教师指导、学生策划实施,常态化举办齐文化普及月、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形成自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风尚。彰显文化场馆实践载体功能,建设全国首个齐文化体验馆,借助3D投射等现代科技营造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普及阵地。创新文化实践呈现方式,编排山东快板、三句半等艺术作品,实现从触动观念到改变行为的积极变化。二是锻造校外文化实践力量。实施“齐文化六进计划”,针对机关、社区等不同受众开展订单式宣讲,构建广覆盖、多维度、立体化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格局。开展“文化服务行动计划”,协助企事业单位策划文化场馆、研学基地和旅游景观,提升地域文化实践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