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职教动态 正文

烟台:提升引育用留全链条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作者:审核:复核:时间:2024-01-26点击数:

转载:山东省教育厅

近年来,烟台市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定不移将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第一资源,提升“引、育、用、留”全工作链条,以高质量人才建设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锚定“引”的效能,统筹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完善引才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烟台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唱主角”“校园招聘”“面试前置”“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招聘”等具有教育特点的招聘要求,为全市教师招聘提供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相关经验入选全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案例。健全引才平台。瞄准博士、高水平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在高水平师范类院校设立“烟台市人才引进工作站”,深入布局“走出去”招聘战略,积极走进校园、送岗到校,以“一站式”教师招聘服务增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拓宽引才渠道。积极参加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专场招聘,当场签约优秀师范类毕业生,实现优秀教育人才“赛后即就业、毕业即到岗”。面向烟台籍优秀退役运动员开展专项招聘,将一批全国、全省“冠军教师”引入校园。目前,全市年均招聘教师2000人左右,硕士及以上学历占50%以上,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二、聚焦“育”的内涵,持续深挖人才培育深度

育强教育领军人才主力军。建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教育名家四个梯次的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和打造一批精于教学、善于管理、专于研究、勤于指导的教育领军人才。近三年共培养出1名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4名教育部“双名”计划等一批国字号领军人才,助推教师成长为“大先生”。育优乡村师资生力军。在全省率先推出“地方深度参与,校地协同培养”省公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政府委托高校培养师范生省级试点,以订单式培养为我市教师队伍储备一批优秀青年教育人才。实施乡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连续2年投入90余万元,是全省唯一政府奖补学历提升工程的地市。育活技能人才后备军。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增强技能人才供给,2023年5所市属高职院校新增生物制药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等6个专业,新增工科专业学生500余人,4个项目入选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全市每年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1.7万余人,有效赋能全市产业发展。

三、激活“用”的潜力,全面提振人才干事热度

创新扩大人才“增量”。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遴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高中校长后备人才予以重点关注、跟踪培养,为加快推进烟台市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打造“种子计划”干部培养模式,遴选三批8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搭建年轻干部“学习-研究-发展”共同体,锻造一支政治过硬、素养优良、善于攻坚、梯次接续、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积极盘活人才“存量”。印发《关于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打造推进“升级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将校长教师交流比例提升至应交流人数的20%,其中骨干教师占比提升至35%,以教育人才的均衡配置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让更多学校快速成长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充分激活人才“流量”。服务国家、省、市教育发展大局,引导教育人才流动到有需要的地方,每年选派100多名优秀教师赴市内长岛、栖霞,市外重庆、西藏、新疆等地区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在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四、做好“留”的文章,持续强化人才激励保障

让教育人才“幸福留烟”。实施“幸福教师”建设工程,部署推进五大行动20条举措,切实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打造一支更加健康、乐业、美丽、幸福的烟台教师队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不断改善乡镇学校工作环境,在待遇保障、评先树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教师支持倾斜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扎根基层。让教育人才“阳光留烟”。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科学规范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实施“阳光职称”评审,明确评价标准,突出师德、课时量、教学实绩,破除“五唯”倾向,实施分类评价,让广大教师明明白白评职称,安安心心干教育。让教育人才“无忧留烟”。实施教育人才激励保障行动,在全省率先建立班主任绩效工资动态增量机制,落实公办高中超工作量绩效工资制度。持续落实教育人才购房、生活补贴政策和各项服务政策,解决教育人才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