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教育报》
课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载体,课程质量是衡量高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新时代背景下,为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和学校生源多样化特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将教改中心聚焦到课程建设与改革,围绕课程设置、开发、建设、运行等全过程要素,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形成“双向开发·集成建设·数智驱动”的课程建设新路径,打造了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吉职方案”。
校企双向开发 突出课程的岗位能力要求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学校注重对学生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能力的培养。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知识能力素质→专业课程设置”开发思路,推进课程与实际岗位深度对接,课程设置对接岗位综合设定,课程目标对接岗位任务目标,课程标准对接岗位工作标准,实时分析专业课程在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协同共建课程,每年有170余名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发150余门校级一流专业核心课程,将新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新技术融入课程模块,将新工艺融入项目任务,将新方法融入课程实施过程,推进课程模块化、项目化重构,加快专业课程与“四新”内容融合步伐。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经过社会调研和岗位定位分析,确定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电路设计工程师、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3个专业岗位方向,与华为、科大讯飞、木林森、合力泰等公司共同开发“嵌入式开发技术、印制电路板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模块课程20余门。
分级多维建设 构建课程的集成应用体系
校级课程定基础,夯实课程的标准、资源、应用等基础;省级课程创优势,强化资源和应用,孵化教研教改、师生竞赛等省级成果;国家级课程提质增效,拓展资源和受众群体,建成国家级示范成果,构建“校级—省级—国家级别”三级递进式纵向建设体系。学校按“以岗定课”的理念,实施“以赛导课、以证验课、以研优课、以创拓课”建设路径,将“岗课赛证创”等标准载体融入课程内容以重构课程体系,将师生科创项目、教研教改项目等内容载体纳入课程教学以优化建设理念;构建“岗课赛证研创”多维共融式横向建设模式,实现“以课育人”目标。2018年至今,建成校级在线课程逾1000门、省级课程16门,立项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个、省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1个;参与完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项,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完成10门课程海外推广应用,引进国际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15个。
深挖地域优秀文化 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学校地处革命老区井冈山,以传承井冈山精神为育人核心,充分挖掘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将井冈山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搭建省级课程思政研究平台,实施“131050”课程思政示范工程——建设1个示范学院、3个示范专业、10门通识课程、50门专业课程,构建了“课程—专业—学院”的课程思政点线面一体化育人体系。依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基因传承”等17个研究项目,将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体系化、高质量、全方位地融入课程建设;利用庐陵文化研究中心,系统开发《庐陵古韵》《庐陵传统文化》等10部课程教材,运用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新干剪纸等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深挖庐陵文化在课程思政中的育人功能,提高地域优秀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度。原创的舞剧《井冈·井冈》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完成教育部门大学生红色文化素养提升案例库、红色文化网络资源库、《红色文化十讲》等教学资源库建设,累计访问量达4000万余人次。
搭建数智平台 提升课程的数字化应用水平
依托智慧校园平台,学校构建了基于校本全量大数据的“自动化设计、多样化实施、数字化评价、智能化诊改”全程闭环式的智慧课程综合平台。通过知识图谱、智能教学设计助手辅助课程开发,实现课程高效自动化设计;以人工智能助教、智能伴学、智能辅教、虚拟仿真资源助力虚实一体化教学,赋能教师精准化“教”和学生个性化“学”,助推多样化课程管理实施;创新课堂教学人工智能分析应用,实现无感知数据采集,进行课堂教与学全过程、全覆盖数据采集和分析,构建线上线下、人机交互协同的全方位课程数字化评价体系;利用学校综合数据大脑,实现系统集成,建立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于一体,实时监测和改进的智能化课程诊改平台,有效支撑课程的精准分析,提高课程评价的精准度及数字化融入程度。全校80%的教学场所完成智慧化改造,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课堂,巡课、听课、评课一体化应用;学校建成具有互动教学功能的智慧教室、智慧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空间及创新学习实验室等20余间。2018年至今,教师线上课程平台空间、课程人工智能应用实现全面覆盖。2020—2022年,学校连续三年获评省级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2023年,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单位。
(作者:曾志珍 刘菊华 罗乔 谢小琴)